• 400-881-3721
【20230205期】谷胱甘肽还原酶(GR)--肝损的早期标志
2023-02-10
谷胱甘肽还原酶

谷胱甘肽还原酶(Glutathione Reductase, GR)是一种黄素酶,广泛存在于人体心肝肾、红细胞、单核巨噬细胞等组织细胞内。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(GSSG)变成还原型谷胱甘肽(GSH),GSH可防止血红蛋白的氧化分解、维持巯基蛋白的活性、保证巯基蛋白的还原性及细胞的完整性。GR缺失会使细胞对氧化剂和抗生素更为敏感。






临床应用


1. 早期肝损伤灵敏检测标志物
《临床肝病试验诊断学》和《临床检验诊断解析》中明确标示,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(GR)活性测定可用于协助诊断肝脏疾病[1-2]。针对肝功能损害患者,GR水平可指示机体谷胱甘肽氧化系统的功能是否健全。急性肝炎、药物性肝损、中毒性肝炎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梗阻性黄疸及肝肿瘤等均有明显的伴随性升高 。其中肝硬化早期阶段GR会因个体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升高,但在肝硬化晚期,GR表现往往为正常。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广泛转移性肝肿瘤时,血清GR显著升高 。

[1] 杨玉林,贺志安.《临床肝病实验诊断学》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(2007版),2007
[2] 季国忠,张小勇.《临床检验诊断解析》: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(2011版),2011




2. 评估营养状态(维生素B2水平)的灵敏指标
维生素B2缺乏症又名核黄素缺乏症,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,可导致患者GR活性低下,因此,GR可作为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。


3. 辅助诊断遗传性疾病
GR不仅可辅助诊断基因缺陷病(遗传性GR缺乏症),还可用于筛查和辅助诊断“蚕豆病”。在CFDA免临床目录中明确表示,在排除肝损伤的情况下,检测GR可辅助诊断“蚕豆病”(G6PD缺乏症),和G6PD联合检测,可进一步提高筛查和诊断率。


4. 肿瘤化疗病人治疗进程的辅助监测指标
在肿瘤化病人中,血清中GR的含量升高可使用合适的抑制剂,可明显增加耐药的敏感性,有助于达到更好的化疗结果。




检测人群
  1. 肝炎人群: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(甲型、乙型、丙型等)、药物性肝炎、酒精型肝炎、感染中毒型肝炎;
  2.  黄疸人群:包括病理性黄疸中的梗塞型黄疸、恶性黄疸;
  3. 营养不良人群:主要为维生素B2缺乏症(又名:核黄素缺乏症);
  4. 孕妇、新生儿、体检人群;
  5.  肿瘤化疗人群;




临床解读


1. GR检测结果解读
①GR在10~32U/L:多见于遗传性伯氨喹溶血病患者,GR水平低代表人体自我修复功能弱,不能即时清除自由基。
②GR在33~73U/L:为正常人体所含谷胱甘肽还原酶值,也可能是肝脏疾病中因重症肝炎、急性肝坏死、症状不断恶化所引起的胆酶分离造成谷胱甘肽还原酶值正常。
③GR在>73 U/L:主要由肝细胞损伤引起,也需要考虑胆道疾病所致,应同时进行肝功能多项指标检测。此外,还应注意许多药物(100多种)会导致肝细胞受损,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高。


2. GR与转氨酶(ALT、AST)联检的临床解读

GR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联合检测可反馈患者肝脏实质受损进程和状态。


3. 药物干扰
(1) 使GR增高的药物:氯丙嗪、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、苯巴比妥、吗啡、止痛药及某些降脂药。
(2) 使GR抑制的药物: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剂及片剂。




GR检测优势

1. 不同于ALT(谷丙转氨酶)在肝细胞膜破裂和AST(谷草转氨酶)在线粒体破裂时才能检测出来,GR填补肝细胞受损早期自我修复至破裂进程中阶段的空白,将更有利于早期肝炎的诊断和治疗;
2. 急性肝炎患者GR比ALT更早达峰值,是早期肝脏损伤判断的首选指标。
3. GR敏感性更高,在疾病发生到治愈的整个过程中,可以起到连续监测的作用;